首页

含我的脚趾

时间:2025-05-30 04:03:28 作者:西南季风正式爆发 端午假期南方再迎大范围暴雨 浏览量:53350

  今晨,国家气候中心监测到西南季风已经在5月24日爆发,为2010年以来最早;而距离我国雨季进程的另一重要推手——南海季风的爆发也只差“临门一脚”,此刻遥远南海低空吹拂的风正逐渐转向为西南风,更多澎湃水汽即将乘着季风涌上岸来。

  我国的雨季进程受季风气候影响,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区域差异,空间上自南向北分别形成华南前汛期、长江中下游梅雨、华北雨季和东北雨季;中西部地区形成西南雨季和华西秋雨。季风爆发后,预示着未来有更多的水汽向我国输送,中东部雨季将陆续登场。

  就眼下而言,充沛的印度洋水汽借着已打通的西南季风“高速”通道,正源源不断地灌入我国,并将为接下来的新一轮强降雨的登场提供条件。

  首当其冲的是西藏东南部和云南西部等地。季风低压引导西南季风北上,叠加地形抬升,上述多地会有大到暴雨、局地大暴雨,降雨最强的时段会是在明天(30日)。

  之后,季风加强并进一步影响中东部地区。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唐晓静介绍,明天夜间,西南季风急流发展至长江一带,大气水汽非常充沛,同时北方高空槽甩下冷空气,冷暖交汇下,产生低涡切变并发展东移,预计5月31日至6月2日,长江中下游到江南华南一带将再度有一次强降雨过程!

  明天,中东部降水以小到中雨为主。

  5月31日至6月1日(端午假期前两天),长江中下游沿江雨势最强,其中5月31日,江汉、江淮、江南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,湖北东部、安徽西南部、江西北部等地有暴雨、局地大暴雨。

  6月2日至3日,降雨有所减弱,主雨带东移南压至江南南部、华南、西南地区东南部,上述地区将有中到大雨。

  这轮强降水正好覆盖端午假期,湖北、湖南、安徽、江西、浙江、云南部分地区降雨较强,注意防范暴雨次生灾害,警惕地质灾害的滞后性。

  此外,季风爆发之后,也为台风的生成提供更多可能。

  掐指一算,自去年12月25日以来,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就一直“静悄悄”——台风“空窗”期已近半年。2000年以来,首个台风的平均生成日期为3月16日,今年的1号台风已迟到2个多月了。

  历史统计来看,最晚生成的首个台风是1998年第1号台风“妮蔻儿”(Nichole,1998年7月9日生成),而近些年大家有印象则是1601号台风“尼伯特”(2016年7月3日生成),它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生成第二晚的台风。

  2016年7月8日,台风“尼伯特”以超强台风级别登陆台湾,强度超过1975年的Nina,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最强的初台风,之后又以强热带风暴强度在福建泉州石狮市再次登陆。

  目前趋势来看,未来十天,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台风概率仍较小。对于台风,真的是怕它来,又怕它不来,更怕姗姗来迟的它是为“憋大招”。

  希望今年的台风都能正常点、温柔点!

  来源:中国天气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赵乐际在“中朝友好年”开幕式上的致辞(全文)

8月21日,魏牌全新蓝山正式上市,以“真冰箱、真彩电、真沙发、真智能、真豪华”越级配置,完美满足一家人出行的多样化需求。新车推出智驾Max版、智驾Ultra版两个版本车型,官方售价分别是29.98万元与32.68万元,还准备了9大尊享购车福利,购车权益包括:智驾礼(价值26000元城市NOA智驾功能终身免费),现金礼(5000元抵8000元购车款),选装礼(5000元选装基金),置换礼(魏品牌车主置换享30000元,长城品牌置换享10000元,其他品牌置换享7000元),以及超值的金融礼、补能礼、智联礼、保养礼、质保礼。起步即拉满,智享新豪华。

【立德树人】习言道|让青春之光闪耀在为梦想奋斗的道路上

澎湃新闻注意到,此前,王国梁等人的拦车救人的事迹被广泛报道。据微信公众号“广州南沙发布”此前发布的文章,现年35岁的王国梁是民兴村村民,是一位退伍军人,也是一位共产党员,是某物流公司的一名司机。他回忆说,2月22日上午有出车任务,于是当天凌晨5点他就起床开着货柜车出门。当驾车驶上沥心沙大桥时,他发现前面有个骑车的人退了回来,并且第一时间告诉他前面桥断了,他便停下车观察。

候补中央委员于吉红,履新职

从2004年结为友好合作伙伴,到2017年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,再到今天的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,两国关系新定位为驶入“黄金航道”的中匈关系指明航向。

海南多地暴雨红色预警 三市县发布停课通知

据悉,音乐剧《南孔》由中共衢州市委宣传部、浙江演艺集团(浙江歌舞剧院有限公司)联袂打造,4月5日将开启2024年全国巡演,在13座城市开启17场演出。(完)

湖北省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响应由四级提升至三级

第二,调控政策由“坚决遏制房价上涨”转向“消化存量,优化增量”。房地产市场过热时,为了防止炒房客扰乱市场,相关调控政策提及“坚决遏制房价上涨”。但自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以来,调控重点随之发生改变。今年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“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”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